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妇女节丨女性主义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024-05-20

我们为什么要过妇女节?

因为这个节日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全世界女性在过去一两百年的世界女权革命浪潮里,把自己的权利从无奋斗到有的里程碑。

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一个宣言,是让全社会都意识到女性并不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和男性一样,女性拥有自己的主体性。

目录:

1.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

2. 女性主义是什么?

3. 两性差异,是先天存在还是后天形成?

4. 家庭暴力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5. 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实践女性主义?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全世界女性共同的节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是纪念全世界女性团结奋斗,争取权利与解放的日子,也是庆祝各国妇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做出贡献和取得成就的日子。

然而在妇女节得以确立并广泛推广的背后,是全世界劳动妇女长达一个世纪的艰苦抗争史。

1857年3月8日,纽约市数百名服装业女工上街游行,抗议她们恶劣的工作条件,要求实行10小时工作制。最终,她们的抗议以警察驱散而告终。

1908年的3月8日,纽约的另一批服装业女工为纪念51年前的行动,打出“我们也要面包加玫瑰”的标语再次上街游行,要求选举权,禁止“血汗工厂”和使用童工。

无独有偶,这一次的游行亦被警察驱散。

“ 当我们前进,前进在美好的时光

在成千上万个昏暗的厨房和灰蒙蒙的厂房里

我们感受到突然照射进来的和煦阳光

为了要人民听到我们的歌声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

当我们前进,前进,我们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妇女的觉醒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崛起

在别人休息的时候

不再有苦工和临时工在辛苦劳动

我们要分享生命的荣光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 ”

——《面包加玫瑰》之歌

1910年第二次国际妇女代表会议,德国社会主义者克拉拉·蔡特金提议宣布(口头规定非文字规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以纪念纽约女工的示威游行, 并向全世界劳动妇女致敬。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的1911年的3月25日,美国纽约三角内衣厂发生火灾,140多名女工因为工头紧锁大门而惨死。

熊熊烈火和求生的欲望让她们从9层楼不顾一切地跳下去,纽约市民目睹了60多个姑娘活活摔死在大街上,支离破碎的尸体到处都是。

三角工厂惨案只是那个时代女性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还有无数的女性,被工厂、家庭、礼教等束缚和折磨。

后世的一些评论家认为正是这一件件女工惨案唤醒了政府和资本家的良心,使他们开始重视女性权益。

但实际上,妇女的解放是世界各地的千万女性走上工作岗位继而走上街头的一次次呐喊一次次抗争的结果。“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妇女解放运动影响了全世界的伟大胜利。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将3月8日定为国定假期,但这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庆祝妇女节。

1921年,第三国际共产主义国际妇女会议在文字上规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1977年联合国安理会规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以纪念每一个为推动妇女权利而做出贡献的社会运动。

什么是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思潮萌发于欧洲15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最早出现在法国,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力的所有主张。

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20世纪初,女性主义思潮经日本传到中国。

女性主义运动志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争取两性平等,推动人类(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全人类)的进一步的解放,并向着更加完美自由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女性解放运动的奋斗结果让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从没有过的意识——男女平等,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变成了一个理所应当的社会意识。

“全世界家务劳动者们联合起来”,这是日本女性主义研究的开拓者与领头人上野千鹤子仿照《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女性主义政治宣言。

“家务劳动者”与“无产阶级”的对换恰如其分的揭示了近代以前女性在被局限于家庭,承担着所有家务,却不能享拥基本人权的窘困处境。

自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步入父系社会(父权制)再到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劳动分工带有鲜明的性别色彩。

男性掌控所有的公共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而女性则被完全局限于私人空间,即家庭。

女性承担着家庭内的所有事务,操劳着家务劳动,却无法享有完整的人权。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以家庭经济为主要单位的生产模式开始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工厂生产方式。

经济生产活动场所由家庭转移到工厂,家庭的功能发生变化。

为了顺应工业化的需要,批量培养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工人成为了关键。于是欧洲各国开设了大量通识性教育学校,这也是现代义务教育的雏形。

女性通过游行与抗争取得一定的受教育权与工作权,大批女性通过接受通识教育终于得以进入公共领域。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与资本市场对女性劳动力的渴求,女性进入职场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然而此时家庭内的性别分工并未随之得到彻底改变。

在过去两个世纪内,世界经历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运动浪潮。

从最早的争取完整公民权(如选举权、受教育权、财产权、就业权等),到之后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全面批判。

试图全面消解父权制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观念和社会体制,彻底铲除滋生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文化土壤,可以说女性权益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全世界女性共同努力的结果。

正是因为有了女性主义运动,曾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文化默认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优女劣等观念才渐渐得以改变。

而上述的那些基本权利也都是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女权运动和社会发展中逐渐争取得到的。

两性差异,是先天存在还是后天形成?

男女两性之间到底是先天性差异更多还是受后天因素影响更多?在这一问题上,女性主义者与父权制拥护者辩论了半个世纪之久。

父权制拥护者们认为男性的攻击性与统治性具有生理依据,并以此来证明父权制的不可避免性和永恒性。

他们认为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差异导致两性之间存在本质的、固定的区别,男性天生就有强悍和理性的男性气质,天生应该做领导。

女性天生就有柔弱和感性的女性气质,而且她们带有比男性更为麻烦的生殖角色,社会应当维持这一自然秩序,让男性保有统治地位,女性维持服从地位。

然而女性主义理论完美地证伪了这些父权制话术。

女性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男性和女性其实都是社会后天塑造的不同角色。

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群体之间的差异,跟社会对于两性的塑造性相比生理上的差异反而可以忽略不计。

几千年来,父权制的社会文化规训了男性也规训了女性,社会把男性塑造成阳刚、强悍、具有主体性的追求者、选择者和主导者。

女性则被塑造为阴柔、顺从、没有主体性的被追求者,被选择者和被支配者。

我们甚至可以再进一步,其实人的性别和身体都是社会塑造的产物。

性别的塑造并不仅仅基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性别的概念和行为规范会都是按照当时当地的习俗建构出来的。

比如父权制文化要求男性要在身体和心理上表现出强壮和勇猛,女人要表现出柔弱和顺从,那么这个文化制度下的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和人格特征就会被这样塑造。

人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获得性别认同,经过社会的塑造才逐渐成长为男人和女人。

社会性别是受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我们的性别气质也会因所处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不存在固定的和本质的性别气质。

所谓“男性气质应该强悍阳刚,女性气质应该含蓄顺从”,其实是父权制为维护其统治而构建的非自然秩序,本质上仍是一种性别歧视。

对此专门有一个论证:女性犯罪率在世界各地都有所升高,表明攻击性与社会因素有关而非生理因素。

当社会条件允许时,女性可以变得同男性一样。例如女律师就全部表现出敌对性、雄辩性和统治性的行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规训容器之中,很多在我们看来是自然且天生如此的东西往往都是后天被规训、被塑造的结果,这些结果也不是亘古不变的。

在两性之间除了一点最基本的生理差异外,并无任何固定的先天差异,但当性别差异被“固定化”“本质化”或“自然化”时,往往就成为性别歧视的生理基础。

如果我们可以避免本质化、固定化的刻板视角,就能更清楚地看到被掩饰在性别差异幌子下的社会结构之问题所在。

也正是在我们拒绝固定化的性别差异时,这些性别歧视的结构性问题才有改变的可能。

家庭暴力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家庭暴力”的概念被发明并广泛传播后,人们才意识到家庭内部的“暴力”也是“暴力”。

与家务劳动一样,在“家庭”这个领域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前,家庭内部的劳动和暴力都被掩盖了,家务劳动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家庭暴力也没有得到公共社会的监督。

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

即便女性主义极大的影响了如今的社会性别文化,但目前男性仍然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对女性实行着控制和支配。

只是这种支配方式不同与千年封建等级制度下的直接或肉体支配。

在家庭生活领域中,家庭暴力反映出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施暴者通过行使暴力向受害者显示自己的权力,使受害者屈服,由此实现和维持对受害者的支配。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往往都是男性。

在探究家庭暴力的原因时,人们往往会找出许多具体的“原因”来解释暴力行为,例如施暴者有压力、醉酒、精神失常,或受害者“有错”等。

但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不能仅仅认为是个人修养的问题或简单的不良习惯。

家庭暴力的根源就是性别不平等带来的性别歧视,不消除性别歧视,家庭暴力难以消除。

传统的社会两性文化塑造了男性的优势心理,社会文化鼓励男性追求“阳刚”“勇猛”,并允许和怂恿他们用暴力证明自己的地位和解决问题。

与此相应,社会文化认为女性的价值低于男性,并应当服从男性的支配。

这种文化实际上是在默许男性对女性的施暴,当一个大男子主义思想强烈的男性认为妻子或女友没有忠实履行女性的屈从义务时,他就“有权”对她施行暴力。

家庭暴力背后有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诸多原因,根源仍然是父权制下的两性权力关系的不平等。

家庭暴力并不是专属于某个民族或群体的本质特征,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父权制度下的女性都曾面临的现实困境。

彻底消除家庭暴力,需要我们不断倡导与传播女性主义,挑战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思维。

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实践女性主义

我们离真正的性别平等还很远,或许要为之再努力几百年,但多元与平等值得我们为之奋斗。身为个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件小事做起:

首先,女性需要在经济上取得独立,为此女性需要走上工作岗位。对于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与不平等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反对。敢于发问:为什么所有的领导都是男性?反对任何女性不适合学/做某领域的话语。

在家庭中,要求男性分担家务;在男女交往中,俩人建立平等的经济关系与话语权,拒绝任何一方的绝对经济付出。

多与其他弱势群体(如少数族裔、性少数群体、残疾人)学习交流。多关注女性权益的话题,如女性升学就业、妇女拐卖、家庭暴力、遗弃女婴等。多阅读女性主义理论的相关书籍,用文化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让互联网塑造你的三观。

写在最后

百年之间,女性解放从“理所应当的不存在”到“理所应当的存在”。

其背后是全人类至少一半人类为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掀起的一波又一波超越国家遍及全世界的革命浪潮。

但是我们仍需要意识到一百多年的女性主义运动还不足以消解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父权制观念。

“女人就应该是温柔顺从的”“男人就应该比女人更强”等观念在如今依然盛行,家庭暴力仍没有离我们远去。

女性权益遭受侵犯的消息仍时不时的占据着我们的网络头条,通往多元与平等的路依然任重道远。

在提倡女性主义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白女性主义绝不是让“弱者”试图变成“强者”的思想,而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其目的是让男女都在保留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使性别不再成为一个凡事首先被考虑到的因素。

而是作为一个人的其他本质因素,使男男女女都挣脱性别枷锁,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曾经启蒙运动试图瓦解长久以来的宗教统治,强调人的主体性。如今女权运动试图瓦解比宗教统治更长久、更广泛的父权制统治,强调女性的主体性。

我们相信女性主义运动一定能实现性别平等,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之一。

最后,祝所有女性同胞们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关于女性主义的推荐读物: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恩格斯

《女性主义》:李银河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上野千鹤子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上野千鹤子

《性別打结——拆除父权违建》: 亚伦·强森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乔安娜·拉斯《消解性别》:朱迪斯·巴特勒

《被建构的女性: 当代社会性别理论》:沈奕斐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我们为什么要过妇女节?

因为这个节日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全世界女性在过去一两百年的世界女权革命浪潮里,把自己的权利从无奋斗到有的里程碑。

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一个宣言,是让全社会都意识到女性并不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和男性一样,女性拥有自己的主体性。

目录:

1.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

2. 女性主义是什么?

3. 两性差异,是先天存在还是后天形成?

4. 家庭暴力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5. 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实践女性主义?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全世界女性共同的节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是纪念全世界女性团结奋斗,争取权利与解放的日子,也是庆祝各国妇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做出贡献和取得成就的日子。

然而在妇女节得以确立并广泛推广的背后,是全世界劳动妇女长达一个世纪的艰苦抗争史。

1857年3月8日,纽约市数百名服装业女工上街游行,抗议她们恶劣的工作条件,要求实行10小时工作制。最终,她们的抗议以警察驱散而告终。

1908年的3月8日,纽约的另一批服装业女工为纪念51年前的行动,打出“我们也要面包加玫瑰”的标语再次上街游行,要求选举权,禁止“血汗工厂”和使用童工。

无独有偶,这一次的游行亦被警察驱散。

“ 当我们前进,前进在美好的时光

在成千上万个昏暗的厨房和灰蒙蒙的厂房里

我们感受到突然照射进来的和煦阳光

为了要人民听到我们的歌声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

当我们前进,前进,我们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妇女的觉醒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崛起

在别人休息的时候

不再有苦工和临时工在辛苦劳动

我们要分享生命的荣光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 ”

——《面包加玫瑰》之歌

1910年第二次国际妇女代表会议,德国社会主义者克拉拉·蔡特金提议宣布(口头规定非文字规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以纪念纽约女工的示威游行, 并向全世界劳动妇女致敬。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的1911年的3月25日,美国纽约三角内衣厂发生火灾,140多名女工因为工头紧锁大门而惨死。

熊熊烈火和求生的欲望让她们从9层楼不顾一切地跳下去,纽约市民目睹了60多个姑娘活活摔死在大街上,支离破碎的尸体到处都是。

三角工厂惨案只是那个时代女性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还有无数的女性,被工厂、家庭、礼教等束缚和折磨。

后世的一些评论家认为正是这一件件女工惨案唤醒了政府和资本家的良心,使他们开始重视女性权益。

但实际上,妇女的解放是世界各地的千万女性走上工作岗位继而走上街头的一次次呐喊一次次抗争的结果。“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妇女解放运动影响了全世界的伟大胜利。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将3月8日定为国定假期,但这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庆祝妇女节。

1921年,第三国际共产主义国际妇女会议在文字上规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1977年联合国安理会规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以纪念每一个为推动妇女权利而做出贡献的社会运动。

什么是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思潮萌发于欧洲15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最早出现在法国,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力的所有主张。

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20世纪初,女性主义思潮经日本传到中国。

女性主义运动志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争取两性平等,推动人类(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全人类)的进一步的解放,并向着更加完美自由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女性解放运动的奋斗结果让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从没有过的意识——男女平等,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变成了一个理所应当的社会意识。

“全世界家务劳动者们联合起来”,这是日本女性主义研究的开拓者与领头人上野千鹤子仿照《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女性主义政治宣言。

“家务劳动者”与“无产阶级”的对换恰如其分的揭示了近代以前女性在被局限于家庭,承担着所有家务,却不能享拥基本人权的窘困处境。

自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步入父系社会(父权制)再到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劳动分工带有鲜明的性别色彩。

男性掌控所有的公共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而女性则被完全局限于私人空间,即家庭。

女性承担着家庭内的所有事务,操劳着家务劳动,却无法享有完整的人权。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以家庭经济为主要单位的生产模式开始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工厂生产方式。

经济生产活动场所由家庭转移到工厂,家庭的功能发生变化。

为了顺应工业化的需要,批量培养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工人成为了关键。于是欧洲各国开设了大量通识性教育学校,这也是现代义务教育的雏形。

女性通过游行与抗争取得一定的受教育权与工作权,大批女性通过接受通识教育终于得以进入公共领域。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与资本市场对女性劳动力的渴求,女性进入职场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然而此时家庭内的性别分工并未随之得到彻底改变。

在过去两个世纪内,世界经历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运动浪潮。

从最早的争取完整公民权(如选举权、受教育权、财产权、就业权等),到之后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全面批判。

试图全面消解父权制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观念和社会体制,彻底铲除滋生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文化土壤,可以说女性权益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全世界女性共同努力的结果。

正是因为有了女性主义运动,曾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文化默认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优女劣等观念才渐渐得以改变。

而上述的那些基本权利也都是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女权运动和社会发展中逐渐争取得到的。

两性差异,是先天存在还是后天形成?

男女两性之间到底是先天性差异更多还是受后天因素影响更多?在这一问题上,女性主义者与父权制拥护者辩论了半个世纪之久。

父权制拥护者们认为男性的攻击性与统治性具有生理依据,并以此来证明父权制的不可避免性和永恒性。

他们认为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差异导致两性之间存在本质的、固定的区别,男性天生就有强悍和理性的男性气质,天生应该做领导。

女性天生就有柔弱和感性的女性气质,而且她们带有比男性更为麻烦的生殖角色,社会应当维持这一自然秩序,让男性保有统治地位,女性维持服从地位。

然而女性主义理论完美地证伪了这些父权制话术。

女性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男性和女性其实都是社会后天塑造的不同角色。

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群体之间的差异,跟社会对于两性的塑造性相比生理上的差异反而可以忽略不计。

几千年来,父权制的社会文化规训了男性也规训了女性,社会把男性塑造成阳刚、强悍、具有主体性的追求者、选择者和主导者。

女性则被塑造为阴柔、顺从、没有主体性的被追求者,被选择者和被支配者。

我们甚至可以再进一步,其实人的性别和身体都是社会塑造的产物。

性别的塑造并不仅仅基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性别的概念和行为规范会都是按照当时当地的习俗建构出来的。

比如父权制文化要求男性要在身体和心理上表现出强壮和勇猛,女人要表现出柔弱和顺从,那么这个文化制度下的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和人格特征就会被这样塑造。

人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获得性别认同,经过社会的塑造才逐渐成长为男人和女人。

社会性别是受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我们的性别气质也会因所处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不存在固定的和本质的性别气质。

所谓“男性气质应该强悍阳刚,女性气质应该含蓄顺从”,其实是父权制为维护其统治而构建的非自然秩序,本质上仍是一种性别歧视。

对此专门有一个论证:女性犯罪率在世界各地都有所升高,表明攻击性与社会因素有关而非生理因素。

当社会条件允许时,女性可以变得同男性一样。例如女律师就全部表现出敌对性、雄辩性和统治性的行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规训容器之中,很多在我们看来是自然且天生如此的东西往往都是后天被规训、被塑造的结果,这些结果也不是亘古不变的。

在两性之间除了一点最基本的生理差异外,并无任何固定的先天差异,但当性别差异被“固定化”“本质化”或“自然化”时,往往就成为性别歧视的生理基础。

如果我们可以避免本质化、固定化的刻板视角,就能更清楚地看到被掩饰在性别差异幌子下的社会结构之问题所在。

也正是在我们拒绝固定化的性别差异时,这些性别歧视的结构性问题才有改变的可能。

家庭暴力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家庭暴力”的概念被发明并广泛传播后,人们才意识到家庭内部的“暴力”也是“暴力”。

与家务劳动一样,在“家庭”这个领域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前,家庭内部的劳动和暴力都被掩盖了,家务劳动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家庭暴力也没有得到公共社会的监督。

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

即便女性主义极大的影响了如今的社会性别文化,但目前男性仍然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对女性实行着控制和支配。

只是这种支配方式不同与千年封建等级制度下的直接或肉体支配。

在家庭生活领域中,家庭暴力反映出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施暴者通过行使暴力向受害者显示自己的权力,使受害者屈服,由此实现和维持对受害者的支配。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往往都是男性。

在探究家庭暴力的原因时,人们往往会找出许多具体的“原因”来解释暴力行为,例如施暴者有压力、醉酒、精神失常,或受害者“有错”等。

但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不能仅仅认为是个人修养的问题或简单的不良习惯。

家庭暴力的根源就是性别不平等带来的性别歧视,不消除性别歧视,家庭暴力难以消除。

传统的社会两性文化塑造了男性的优势心理,社会文化鼓励男性追求“阳刚”“勇猛”,并允许和怂恿他们用暴力证明自己的地位和解决问题。

与此相应,社会文化认为女性的价值低于男性,并应当服从男性的支配。

这种文化实际上是在默许男性对女性的施暴,当一个大男子主义思想强烈的男性认为妻子或女友没有忠实履行女性的屈从义务时,他就“有权”对她施行暴力。

家庭暴力背后有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诸多原因,根源仍然是父权制下的两性权力关系的不平等。

家庭暴力并不是专属于某个民族或群体的本质特征,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父权制度下的女性都曾面临的现实困境。

彻底消除家庭暴力,需要我们不断倡导与传播女性主义,挑战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思维。

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实践女性主义

我们离真正的性别平等还很远,或许要为之再努力几百年,但多元与平等值得我们为之奋斗。身为个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件小事做起:

首先,女性需要在经济上取得独立,为此女性需要走上工作岗位。对于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与不平等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反对。敢于发问:为什么所有的领导都是男性?反对任何女性不适合学/做某领域的话语。

在家庭中,要求男性分担家务;在男女交往中,俩人建立平等的经济关系与话语权,拒绝任何一方的绝对经济付出。

多与其他弱势群体(如少数族裔、性少数群体、残疾人)学习交流。多关注女性权益的话题,如女性升学就业、妇女拐卖、家庭暴力、遗弃女婴等。多阅读女性主义理论的相关书籍,用文化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让互联网塑造你的三观。

写在最后

百年之间,女性解放从“理所应当的不存在”到“理所应当的存在”。

其背后是全人类至少一半人类为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掀起的一波又一波超越国家遍及全世界的革命浪潮。

但是我们仍需要意识到一百多年的女性主义运动还不足以消解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父权制观念。

“女人就应该是温柔顺从的”“男人就应该比女人更强”等观念在如今依然盛行,家庭暴力仍没有离我们远去。

女性权益遭受侵犯的消息仍时不时的占据着我们的网络头条,通往多元与平等的路依然任重道远。

在提倡女性主义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白女性主义绝不是让“弱者”试图变成“强者”的思想,而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其目的是让男女都在保留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使性别不再成为一个凡事首先被考虑到的因素。

而是作为一个人的其他本质因素,使男男女女都挣脱性别枷锁,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曾经启蒙运动试图瓦解长久以来的宗教统治,强调人的主体性。如今女权运动试图瓦解比宗教统治更长久、更广泛的父权制统治,强调女性的主体性。

我们相信女性主义运动一定能实现性别平等,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之一。

最后,祝所有女性同胞们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关于女性主义的推荐读物: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恩格斯

《女性主义》:李银河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上野千鹤子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上野千鹤子

《性別打结——拆除父权违建》: 亚伦·强森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乔安娜·拉斯《消解性别》:朱迪斯·巴特勒

《被建构的女性: 当代社会性别理论》:沈奕斐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相关阅读

今日热点

小编推荐